
一、說教材
《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動以情境表演貫穿始終,通過模擬生活中陌生人哄騙小朋友的幾種場景,給幼兒以警示,讓幼兒知道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更不能跟陌生人走。使幼兒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養(yǎng)成遇事多動腦,多思考的好習慣。
選取《不跟陌生人走》開展活動是因為:
1、活動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爆F(xiàn)實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以哄騙為手段拐賣兒童,他們的罪惡行徑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摧殘,使許多家庭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給社會也帶來極大的危害。在公安機關追蹤調(diào)查的同時,我們教師從教育角度著手讓孩子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從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幼兒的保護力度。
2、活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對幼兒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思維和表達能力也有了相應發(fā)展,這樣可以讓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自由表達自己對陌生人的認識,而如何辨別陌生人的善于惡,靈活應對陌生人的來訪又對幼兒的社會交往智能是一個考驗。體現(xiàn)了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3、對幼兒實施自我保護的教育符合綱要精神。綱要中指出:“幼兒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
2、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重點:樹立防范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難點: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浩浩沒上當》及有關小朋友輕信陌生人上當?shù)那榫?
二、說教法
1、直觀形象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即教師采用直觀教具或各種電化教育手段等,組織幼兒開展觀察、欣賞、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動,以達到預定的教育教學目標。本活動我運用了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設備組織幼兒觀看陌生人哄騙小朋友的幾個典型事例。并引導幼兒說說誰上當了?誰沒上當?為什么會上當?陌生人是怎樣哄騙小朋友的?討論被陌生人騙走會有什么后果?選用此方法一方面可以喚起幼兒相關經(jīng)驗的回憶,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點明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么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萌發(fā)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2、討論法:教師與幼兒圍繞“如何保護自己?”展開討論。通過教師給予的多個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清楚認識到不能跟陌生人走,并討論如何婉轉(zhuǎn)地說出理由。綱要中指出:“幼兒應成為活動的主體,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應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與幼兒進行積極而有效的互動。”所以在本環(huán)節(jié)運用討論法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大家通過討論相互啟發(fā)和補充,從而獲得正確、統(tǒng)一的認識。
三、說學法
角色扮演法:瑞典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所獲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不是教師傳授,而是出自兒童本身,是兒童主動發(fā)現(xiàn)、自發(fā)學習的結果。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我與幼兒一同模擬生活中小朋友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的情景。讓幼兒扮演孩子,扮演陌生人,嘗試從該角色的立場上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體驗情感,使幼兒學會親社會行為方式的同時,讓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做出親社會的行為。
四、說教學程序
《不跟陌生人走》是一個綜合活動,涉及到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顒迎h(huán)節(jié)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偟乃悸窞椋焊枨稣n題;觀看事例——引發(fā)幼兒感知跟陌生人走的后果;聯(lián)系生活——分析討論怎樣防范陌生人;角色扮演——體驗如何應對陌生人。具體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 歌曲《小兔乖乖》,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嗎?里面的歌你們會唱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這樣導入在于:
1、歌曲的內(nèi)容與主題密切聯(lián)系,起到了開門見山的作用;
2、中班幼兒對故事及歌曲比較熟悉,孩子們喜歡用粗啞的聲音來表現(xiàn)大灰狼敲門時的狡猾,這樣就可以喚起幼兒的共鳴,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
(二)觀看事例——引發(fā)幼兒感知跟陌生人走的后果
師:小兔子為什么不給大灰狼開門呀?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些像大灰狼一樣的壞人,他們是怎樣哄騙小朋友的呢?設下懸念,調(diào)動起幼兒的好奇心,接著運用直觀形象法讓幼兒欣賞事例請幼兒說說誰上當了?誰沒上當?為什么會上當?陌生人是怎樣哄騙小朋友的?討論被陌生人騙走會有什么后果?從而讓幼兒明白跟陌生人走的嚴重后果,堅定了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體現(xiàn)了目標1和3(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中的內(nèi)容,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討論提供了依據(jù)。
(三)聯(lián)系生活,討論如何防范陌生人。
那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才能不受騙呢?再拋出這一問題后組織幼兒用討論法就問題情境:
1、在家門口玩,有陌生人要帶你玩或去買好東西吃,你怎么辦?
2、在商場,你和爸媽走失了,有陌生人要帶你找爸媽,你怎么辦?
3、在幼兒園,有陌生人來接你,你跟他走嗎?你該怎么辦?
4、你一個人在家,有人敲門怎么辦?
組織幼兒討論,教師深入其中直接指導,這樣安排可以給予幼兒更多思考、與同伴交流的時間,使幼兒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訓練,初步實現(xiàn)目標2中要求,也使活動重點、難點得以體現(xiàn)。
(四)角色扮演體驗:一個人在家如何應對陌生人的敲門
最后環(huán)節(jié)組織幼兒運用角色扮演法體驗如何應對陌生人?這樣做不僅增添了活動的樂趣,而且真正做到了將幼兒習得的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內(nèi)心的行為,是實現(xiàn)本次活動重點和難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五、說活動延伸
在活動結束后,為強化幼兒的防范意識,我將幼兒的討論整理張貼在家園互動板塊,聯(lián)合家長將幼兒安全教育做的更深入和更長久,讓幼兒時刻做到防范和保護。同時鼓勵幼兒在年齡較小的朋友間宣傳,使更多的孩子樹立防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