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育兒的各種不靠譜用品和不靠譜的方法,你們都知曉嗎?作為父母,大家可都要擦亮眼睛??!和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黑戶1號——兒童防側(cè)睡枕
你也許在京東和淘寶上看過這種防側(cè)睡枕頭,價格在30-80元不等,且銷量不錯。但近日美國CPSC和FDA警告:不要使用這種保持嬰兒特定睡姿(防扁頭等)的“防側(cè)睡枕”。該枕在過去的15年內(nèi)已導致了至少13名嬰兒死亡。此類睡姿定位器的賣點本是保持孩子平臥,防止側(cè)翻后俯臥而窒息及猝死??墒屡c愿違:側(cè)臥沒防著,孩子無意中趴下更麻煩。在這里提醒嬰兒最好還是去枕平臥,越簡單越好,畫蛇添足犯不著。
黑戶2號——維C銀翹片
維C銀翹片被曝含砷汞殘留,廣州藥業(yè)股價應聲而跌。據(jù)央視財經(jīng)調(diào)查,廣藥子公司生產(chǎn)的維C銀翹片,反復用工業(yè)硫磺熏蒸,造成藥材有效成分受到破壞,并導致中藥材原藥殘留大量的砷、汞等有害物質(zhì)。對此,廣藥回應稱,公司已經(jīng)停止銷售維C銀翹片。
黑戶3號——學步車
2001年美國兒科協(xié)會AAP發(fā)布一份關于嬰兒學步車的研究報告,指出了學步車對嬰兒造成的傷害和死亡事故,建議禁止學步車的生產(chǎn)和銷售。AAP建議禁止學步車首先是出于安全考慮。對孩子的發(fā)育來講,學步車也存在種種弊端,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孩子走路更晚,也有影響孩子平衡感。
黑戶4號——紅藥水紫藥水
紅藥水里面含紅汞,如果透皮吸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紫藥水,如果抹在破損的皮膚上面,可能會留下斑點。
輕微擦傷的話,不需要用任何消毒劑,用清水沖洗一下就好了。
出血的話,可以選擇碘伏,碘伏沒有刺激,相對比較安全。市場上可以買到小瓶碘伏,然后碘伏再加上外帶棉簽,效果較好。
黑戶5號——優(yōu)卡丹、好娃娃
去年5月底,國家藥監(jiān)局官網(wǎng)正式下發(fā)通知,對含“鹽酸金剛烷胺”的非處方藥的說明書進行了修訂,因該類藥物缺乏新生兒和1歲以下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shù)據(jù),1歲內(nèi)禁用優(yōu)卡丹等藥物,5歲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
當前市面上藥店銷售的含“鹽酸金剛烷胺”的兒童感冒藥大多是“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優(yōu)卡丹”(小兒氨酚烷胺顆粒)、“葵花康寶”(小兒氨酚烷胺顆粒)以及“迪龍”(氨金黃敏顆粒)等品牌產(chǎn)品。
“優(yōu)卡丹”和“好娃娃”,實際上是不同廠家生產(chǎn)的同一種藥,通用名稱叫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其成分為:對乙酰氨基酚、鹽酸金剛烷胺、人工牛黃、咖啡因、馬來酸氯苯那敏。其中人工牛黃是“解熱、鎮(zhèn)驚”的中藥,其實沒有任何效果。咖啡因是中樞興奮藥,是提神用的。鹽酸金剛烷胺是抗病毒藥,但它抗不了普通感冒病毒,以前能抗流感病毒,但是現(xiàn)在流感病毒對它的抗藥性已達到100%,對流感也沒有效果了。所以“優(yōu)卡丹”和“好娃娃”的真正有效成分就是對乙酰氨基酚和馬來酸氯苯那敏。
如果覺得吃“優(yōu)卡丹”或“好娃娃”對感冒有效,完全可以自己去買對乙酰氨基酚和馬來酸氯苯那敏來用,要便宜得多,也安全得多,可以避免那些無效成分帶來的不良反應。
黑戶6號——牛初乳
2012年9月1日,衛(wèi)生部實施新規(guī):牛初乳不得添加于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y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這三類食品。
牛初乳是乳牛產(chǎn)崽后7天之內(nèi)的乳汁,屬于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zhì)、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chǎn)量低,工業(yè)化收集較困難,質(zhì)量不穩(wěn)定,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兒科學家認為,牛初乳里雌激素過量,如果不能被孩子正常代謝,會留在身體里促進性腺發(fā)育,導致孩子性早熟。
黑戶7號——骨密度檢查
@卓正內(nèi)科李陶
骨密度是一項放射性檢查,利用很小劑量的放射線檢測骨骼密度。如果沒有體重過輕、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如類固醇)以及某些疾?。ㄈ缟窠?jīng)性厭食、風濕性關節(jié)炎、抑郁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群,建議65歲以上女性和70歲以上男性接受骨密度檢查。
@張思萊醫(yī)師
孩子檢查骨密度的意義也不大,因為每個孩子的骨密度值是有差異的,各醫(yī)院采用的骨密度儀不同,各醫(yī)院測量骨密度的位置也不同,國際上還沒有兒童骨密度測量的標準數(shù)值。同時對于小嬰兒來說骨密度如果是正常的,其鈣吸收力就要下降,主要是被動吸收。人體對鈣需要越高其主動吸收鈣的能力就增強。
@崔玉濤
對于嬰幼兒,體檢的重點是在了解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基礎上,結合生長指標的測量、醫(yī)生查體,給予生長發(fā)育的評估,重點在"養(yǎng)育"的指導。
對兒童來說,特別是生長旺盛階段的嬰幼兒,骨密度偏低意味快速生長過程,是好現(xiàn)象,不是補鈣的指征。補鈣過多會增加腎臟等器官的負擔。
黑戶8號——微量元素檢查
@和睦家藥劑師冀連梅
臨床檢測人體是否存在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風險,參考的既不是微量元素的值,也不是骨密度的值,而是血清25羥維生素D的值,數(shù)值小于20ng/ml認為是維生素D缺乏。正常喂養(yǎng)的孩子,只要補充夠每日生理需求的維生素D,就不需要額外補鈣,也沒必要用儀器或者抽血做各種檢測。
@崔玉濤
由于鈣、鋅、鐵等元素的生理效應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檢測微量元素根本沒有意義。特別是檢測頭發(fā)更沒任何科學道理。末梢血檢測,不能保證取血時不被組織液稀釋,所以連血液水平都不能代表。微量元素檢測會引導家長過多關注微量元素,造成微量元素制劑盛行,從而忽視均衡營養(yǎng),百害無一利。
@培兒屋兒科醫(yī)生
盲目給孩子補微量元素的危害:
1.維生素D和鈣過量:高鈣血癥、臟器組織鈣化;
2.鋅過量:胃腸道不適、惡心、嘔吐;
3.維生素A過量:精神萎靡、嘔吐,嚴重時還可致顱內(nèi)壓升高,昏迷。
黑戶9號——寶寶游泳脖圈
@協(xié)和章蓉婭
脖圈游泳為何不安全?
1.小寶寶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
2.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
3.脖圈容易壓迫氣管;
4.最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fā)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xiàn)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脖圈就有這個危險??!
@黃爭真
①針對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狀況,一歲以下的寶寶,每周進行兩到三次的游泳比較適合。因為游泳這項運動對體能消耗較大,頻繁的進行鍛煉容易讓寶寶長期產(chǎn)生疲勞感,影響其生長發(fā)育。
②可以在家里的浴缸浴盆給嬰兒進行親水活動。但從始至終,一定有要家長的看護。以免孩子不小心滑倒或者嗆水。
③一般是游泳前半個小時到二十分鐘給寶寶喂奶,但不宜太多,因為游泳對于寶寶來說運動量較大,而且水對身體有壓力,吃太飽后活動容易引起吐奶。等游完泳以后可以再適當給寶寶補水和補充食物。
對寶寶來說,最好的游泳方式,是由大人抱著,用一側(cè)前臂拖著嬰兒的臀部。另一只手扶住嬰兒的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在水中,可以試試只拖著寶寶的臀部,或者雙手抱住腋下,盡量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黑戶10號——兒童醬油
人民網(wǎng)近日刊登了一篇關于兒童醬油的調(diào)查報道。
報道中寫道:
在對兒童醬油特點的說明中,多方多次表示其為“低鹽淡口釀造醬油”。但據(jù)記者觀察,事實并非如此。
市面上兒童醬油營養(yǎng)成分表上能代表鹽含量的鈉含量與普通醬油鈉含量相當,部分兒童醬油鈉含量甚至超過普通醬油。而海天兒童醬油的鈉含量顯示為1020mg/15ml,即6800mg/100ml,而其普通醬油海天醬油金標生抽的鈉含量為6400mg/100ml。
海天兒童醬油的標簽上,甚至有“推薦每日食用量15ml”的提示語,根據(jù)營養(yǎng)成分表,如果消費者遵從此推薦量,意味著孩子每天僅從醬油中攝取的鈉含量就為1020mg。而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表》常量與微量元素適宜攝入量, 7至11歲兒童每日全部鈉的適宜攝入量僅在1000mg至1200mg,7歲以下兒童的鈉元素推薦攝入量更是在1000mg以下,由此可見海天這款無年齡限制的兒童醬油標注“每日食用15ml”推薦量十分荒謬。
中國保健協(xié)會趙新華副秘書長告訴記者特殊膳食食品是為滿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營養(yǎng)需要,按特殊配方而專門加工的食品。按照《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這類食品的成分或成分含量,應與可類比的普通食品有顯著不同。而當今市場上的兒童醬油,與普通醬油無明顯差別、并未在標簽上進行特別標注,確實“枉負”了“兒童”二字。
@營養(yǎng)師顧中一
嬰幼兒及兒童需要口味清淡,是由于此時孩子的發(fā)育尚未完全,臟器很嬌弱,而鹽中的鈉會造成腎臟負擔。與此同時,嬰幼兒的味覺也正處于發(fā)育過程中,對外來調(diào)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醬油、鹽等調(diào)味品易造成嬰兒挑食、厭食。
對1至3歲的兒童而言,飲食中醬油的添加量應控制在1克以內(nèi)。
此外,今年年初質(zhì)檢總局食品檢測結果顯示:來自臺灣地區(qū)的昆布兒童醬油和香菇兒童醬油等171批次不合格。
黑戶11號——杜曼閃卡
美國兒科學會于1968年就對杜曼的方法提出了質(zhì)疑,并于1982,1999,2002,和2005年重申了這個質(zhì)疑:
“這種治療程序是建立在簡化的以及過時的大腦發(fā)育理論之上的,目前所有的信息不能證明這種治療的有效性,使用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保障...這種方法對家庭提出的需求以及期望太高,某種程度上消耗了家庭的財力物力同時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以及兄弟姊妹之間的關系緊張?!?/span>
現(xiàn)任窩窩團研發(fā)副總裁鄭昀在博文《中國人是怎么被騙的》當中寫道:
一套杜曼閃卡(就是一打卡片,上面印了各種點點,每天在嬰兒眼前晃動(也就是“閃”,請注意是你手動晃,不涉及任何高科技),號稱閃一段時間后嬰兒就如何如何牛逼)賣900元人民幣,堪稱寸卡寸金;
控制書評:杜曼的書由專門的團隊在各大網(wǎng)站、論壇上發(fā)布消息,引起目標讀者的注意,甚至觸角到達各省市的小的育兒論壇。
蓋樓回復:只要中國媽媽在各個論壇對杜曼閃卡或杜曼方法提出質(zhì)疑,立刻就有馬甲(沒有頭像的id)蓋樓回復,鼓勵媽媽們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既然買了就要堅持到底。
黑戶12號——蜂蜜
@科學松鼠會
【1歲以下嬰兒勿喂蜂蜜】嬰兒肉毒中毒極多發(fā)生于1歲以內(nèi),而少發(fā)生在1歲以上,因其腸道內(nèi)的天然微生物群已發(fā)展得較為成熟,不利這些孢子發(fā)芽。嬰兒肉毒中毒的早期病征是便秘,繼而出現(xiàn)困倦、喂哺困難、肌肉普遍無力、哭聲微弱。大部分患者均需接受住院治療。
@夏天的陳小舒
仍不推薦給一歲以上小朋友喝蜂蜜水。除了奶,白開水是小朋友和成人的唯一推薦飲料。建議甜飲料只是一歲以上偶爾嘗嘗口味。
黑戶13號——蜂膠
蜂膠:一些實驗表明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但是是否確有保健作用仍有待證實。能夠引起皮炎和其他過敏。
黑戶14號——蜂王漿
@網(wǎng)易親子
父母不要因為覺得蜂王漿好就買給自己孩子吃,蜂王漿所含的性激素雖然對成人不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但兒童服用后容易導致性早熟。
@太平洋親子網(wǎng)
孕婦不宜服用蜂王漿:因蜂王漿中的激素會刺激子宮,引起宮縮,干擾胎兒在子宮內(nèi)的正常發(fā)育。
黑榜15號——吸鼻器
@崔玉濤
對嬰幼兒鼻塞,家長一定要通過觀察,判斷是被分泌物所阻塞,還是鼻粘膜水腫造成的阻塞。
若是被分泌物阻塞,可以采用水蒸汽、海鹽水噴霧等方法軟化和稀釋鼻分泌物,噴海鹽水后用浸滿橄欖油的棉簽幫助分泌物排出或適當使用吸鼻器。
對于鼻粘膜腫脹,絕對不能使用吸鼻器。可先用溫濕毛巾敷鼻,易于排出鼻腔內(nèi)分泌物。若鼻塞解除效果不滿意,可用不含麻黃素的噴鼻藥。然后用浸滿橄欖油等油脂的棉簽涂抹鼻粘膜,減少分泌物分泌。因吸鼻器負壓吸鼻過程有可能造成鼻粘膜進一步受損??梢越柚鷩姳撬幬?。
@和睦家涂繪玲
新生兒出生后,鼻塞是正常表現(xiàn)。寶寶在媽媽肚子里處于羊水環(huán)境,潮濕而溫暖;而出生后環(huán)境干燥,偏冷,勢必使薄嫩脆弱的粘膜組織水腫,同時產(chǎn)生鼻涕或干鼻痂。可用干凈水或鹽水滴鼻護理,無需過多使用吸鼻器。
呂適存(臺北中山醫(yī)院小兒科主任)
一般來說,嬰幼兒的鼻管脆弱狹窄,治療中又很不合作,使用吸鼻子的橡皮管粗到0.35公分,抽吸之間,吸力大時,容易傷到黏膜,抽出血絲,使得黏膜更紅腫,也可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嬰兒的鼻塞,不建議使用抽鼻子的方式。
黑戶16號——把屎把尿
@馬伊琍
愚蠢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害死孩子了!什么發(fā)燒了要捂害得孩子驚厥,嬰兒要綁腿才會讓腿變直,冬天不給孩子洗澡弄得孩子渾身都是皮屑,幾個月就開始把尿不管孩子括約肌有否發(fā)育好,過早添輔食造成孩子過敏,吃不下硬喂結果孩子消化不良...媽媽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寶寶??!
@營養(yǎng)師-周圍
該給孩子把尿嗎?放過孩子們吧,他們的膀胱肌肉和相關神經(jīng)還沒有成熟呢。
@培兒屋兒科醫(yī)生
不要給寶寶把尿,給寶寶用尿不濕就好了,寶寶慢慢會自己控制排尿的,如果老給寶寶把尿,寶寶的膀胱很難有充盈的機會,寶寶也不會有尿意,這樣的寶寶可能很難自己控制小便哦!
@北京和睦家醫(yī)院
開始排便訓練的時間建議為22~27個月。不建議寶寶幾個月大就開始“把屎把尿”,因為孩子脊柱和髖關節(jié)等發(fā)育還不完善,長期保持“把”的體位對身體發(fā)育不利,容易造成關節(jié)松弛甚至脫位。其次,幾個月大的寶寶大腦發(fā)育不成熟,吃奶后就拉,所謂“直腸子”,這時候不需定時把便。
@崔玉濤
紙尿布(尿不濕、紙尿褲)影響孩子生殖器發(fā)育是不科學的說法。很多國家已用幾十年也未發(fā)現(xiàn)類似問題。倒是傳統(tǒng)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嬰兒脫肛現(xiàn)象,造成痔瘡的前提。中國人痔瘡發(fā)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系。
@育兒專家-王玉瑋
如果你給寶寶把尿的目的是少用一些紙尿褲,那把尿很有意義。但是如果你想通過把尿讓你的寶寶很早就學會控制大小便,從來都不尿褲子,那你成功的幾率不會很大。本人不主張對這么小的寶寶把屎、把尿??傊?,弊大于利。
黑戶17號——加工類肉松食品
@張思萊醫(yī)師
任何時候都不要給孩子吃肉松,添加劑太多,為什么不選擇新鮮的呢!
外賣的肉松是含有防腐劑和亞硝鹽的。不要給孩子吃。
全民健康網(wǎng)有一篇報導——揭開肉松的秘密,談到:在肉松的生產(chǎn)加工的過程中,很多商販加入了大量的調(diào)味品,主要目的是為了造假,讓消費者真假難辨。生肉和肉松的結構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說,在整個加工過程中,肉的結構組織發(fā)生了徹底的變化。只要是瘦肉,無論是新鮮的豬肉還是病死的老母豬的肉,只要到達肉松的形態(tài),幾乎都會變成相同的結構和同樣的口感。在制作過程中,會大量使用糖、醬油還有其他的添加劑,可以將肉本身的味道覆蓋,讓由不同的原料豬做成的肉松產(chǎn)生相似的味道。
@營養(yǎng)醫(yī)師王興國
肉松不適合給孩子吃!營養(yǎng)低添加劑多。質(zhì)量無法保證。我建議吃新鮮的瘦肉。
無論如何,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就不要給孩子吃肉松。尤其是認為肉松更好的觀點是非常傳統(tǒng)的錯誤
@范志紅_原創(chuàng)營養(yǎng)信息
【肉松該不該多吃】
1 、肉松含熱量很高,多吃會胖。
2、 肉松很咸,多吃鈉過量。
3、 肉松長時間炒制,維生素損失慘重。
4、 肉松通常不是用最優(yōu)質(zhì)的肉做原料。
5、 肉松有兩種,松綿型脂肪少蛋白質(zhì)高,香酥型脂肪和糖含量很高,蛋白質(zhì)沒有想象中多,營養(yǎng)角度看遠不如直接吃肉。
外賣肉松不安全,建議家長自制肉松。
黑戶18號——保嬰丹
@張思萊醫(yī)師
不要給孩子吃保嬰丹,里面含有苦寒的藥物對于孩子肝腎是有傷害的,這樣用藥是不對的,只能更加重腹瀉。
很多的中成藥都含有一些對孩子身體有危害的成分,像至寶錠、保嬰丹,所以無病不要隨便亂吃藥。
@劉夙(科普作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后)
保嬰丹古方:天麻、犀角、羚角、牛黃、麝香、蟾酥、沉香(牛啊,從小就吃這么權貴的藥),現(xiàn)代配方增加朱砂、雄黃、巴豆霜、全蝎、半夏等十多味中藥。(這么多劇毒藥,真有家長敢給孩子吃?)
黑戶19號——猴棗散
@疫苗與科學
大陸產(chǎn)的兒科神藥【猴棗散】一般會含有細辛,細辛則含有馬兜鈴酸。港版確實不含細辛,但含其他的東西。另外,所謂猴棗,必須是猴子的結石。
@營養(yǎng)師顧中一
猴棗散確實毒性比較大,我們醫(yī)院中藥房專門提醒過。
@崔玉濤
很多家長在家定期或不定期地給孩子服用猴棗散、保嬰丹等貌似可預防孩子上火和生病的中藥。是藥三分毒,只有用到合適時才是良藥。孩子出生時后天免疫幾乎為零,隨著不斷與外界病原菌接觸,而不斷成熟。預防接種即是促進后天免疫成熟的良策。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獲得這種效果。
@夏天的陳小舒
【香港買的會不會安全?】中藥成分復雜,一個猴棗散/保嬰丹,里面能包含成百上千種物質(zhì),也許有有效成分,但也有許多劑量不明的無用或有害成分。每株植物里成分含量都不同,稱量是無法知道其中的成分劑量的!嬰幼兒肝腎發(fā)育還不全,代謝很慢,即使沒有已知的有毒中藥,也不要給孩子吃成分那么復雜的藥!
此外,據(jù)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報導,2011年5月6日、7月12日,香港衛(wèi)生署接連召回多款兒童中成藥,“華佗”牌優(yōu)質(zhì)保嬰丹、萬應保嬰丹、萬應猴棗散等均在召回之列,原因是汞含量、藥粉重量超標。衛(wèi)生署發(fā)言人表示急性水銀中毒,可引發(fā)口部發(fā)炎,如長期攝入過量的汞,可引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腎臟受損,幼兒尤其容易受危害。
早在1997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已將這兩種藥物列入中醫(yī)兒科急診必備藥,并規(guī)定保嬰丹及猴棗散只能在搶救時應用。
北京理工大學現(xiàn)代生物與醫(yī)藥研究中心副教授肖盛元介紹,對兒童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因為,汞會起到神經(jīng)麻痹的作用,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朱砂主要起鎮(zhèn)定作用。
黑榜20號——七星茶、開奶茶
@張思萊醫(yī)師
我不同意給孩子喝七星茶,這樣對孩子健康是不利的。不要把一切問題都要歸類為“火”的問題,而盲目給孩子吃去火藥而傷了孩子的脾胃。
對于新生兒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吃藥,我真的不明白,為什么你會想到給孩子喝七星茶?是藥對這么稚嫩的孩子來說,對肝臟都是很大的傷害,干嘛要給孩子吃藥。
我真的不明白有些媽媽,為什么不聽聽科學育兒的方法,卻偏要聽舊的習俗,什么新生兒生下來喂黃連水呀、七星茶、海馬水、甘草水。這些舊的習俗會傷害孩子胃腸的??茖W都發(fā)展到了今天。媽媽多是80后、甚至是90后,還不多學習學習育兒知識。讓我說什么好呢!恕我直言,我一看到有問我這類問題,我就惱火。
@培兒屋兒科醫(yī)生
超市里隨手拍了張開奶茶的包裝。來看看開奶茶到底是神馬成分吧?主要成分是白砂糖和葡萄糖!100g開奶茶里有47g糖,所謂開奶茶差不多就是糖水,只不過價格高很多而已。
任何牌子的開奶茶,還是什么其它茶,都是不需要的,都不建議喝。
黑戶21號——蛋白粉
@崔玉濤
預防兒童肥胖不僅為了"體型"美,更主要的是預防成人期慢性疾病的發(fā)生。肥胖與進食多;運動量小等多因素有關?,F(xiàn)在研究表明早期食入過多的蛋白質(zhì),可造成體內(nèi)脂肪細胞分化增加,是成人期肥胖的基礎。所以,不要輕易給孩子"補"蛋白粉。
@和睦家涂繪玲
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功能?沒有快捷方式。需要的是飲食均衡營養(yǎng)、多戶外鍛煉、維持身體處于健康平衡狀態(tài),以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按規(guī)定注射疫苗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于特定疾病的免疫力,如白百破、脊灰、麻風腮、乙腦、流腦等。3歲內(nèi)的孩子不提倡服用蛋白粉。
黑榜22號——珍珠粉
@野有蔓草2000
在療效方面指控假阿膠跟指控假珍珠粉(蚌殼研磨)一樣可笑,只要原料基本可靠,有毒物質(zhì)沒超標,其實沒啥區(qū)別。真假阿膠都只能補充一點膠原蛋白,真假珍珠粉同樣補點鈣,共同之處是都沒神效。
@張思萊醫(yī)師:不要給孩子吃珍珠粉,以防重金屬污染。再說也不能化痰,因為現(xiàn)在很多珍珠粉實際上是貝殼磨成的粉。
黑榜23號——嬰幼兒喂葡萄糖
@張思萊醫(yī)師
我不主張孩子喝葡萄糖水,因為孩子對甜味親和力最強,孩子以后就不愛喝白開水了。而且葡萄糖水是含有熱量的,除了糖沒有其它營養(yǎng),如果糖水吃多了肯定會影響正常奶量的攝入。
@崔玉濤
有很多網(wǎng)友經(jīng)常地給孩子喝葡萄糖水,有為新生兒退黃;有為不喝白水時作調(diào)味品;有為營養(yǎng)素添加。只有低血糖才需口服葡萄糖。葡萄糖作為單糖,腸道內(nèi)沒有限速酶,口服后會使血糖升高,造成胰腺和腎臟應急,對身體不利。靜脈注射葡萄糖需要控制輸注速度,而口服很難控制腸道吸收速度。#崔玉濤談喂養(yǎng)#
很多人還是拿葡萄糖作為普通營養(yǎng)素來看待,實際上,葡萄糖屬于藥物。當靜脈輸液時,葡萄糖的輸注應均勻,也就是單位時間內(nèi)輸入量應基本固定,才可對胰腺等器官影響不大。
對嬰兒黃疸,通過增加喂養(yǎng)量,致使排便量增加,才可增加腸道內(nèi)的膽紅素排出量,減少體內(nèi)膽紅素水平,進而達到降低黃疸的效果。葡萄糖的吸收過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不會增加排便量,因此不利新生兒退黃。
@培兒屋兒科醫(yī)生
常有家長抱怨幾個月的寶寶不愛喝水,問能不能用葡萄糖水、果汁等有味道的水來讓孩子多喝水,以免“上火”?這是家長的一個常見誤區(qū),即認為一定要多喝水才是健康。其實小寶寶喝奶為主,奶中含有相當多水分已能滿足機體需要,孩子自然不喜歡再喝水。只要觀察到嬰兒的小便是微黃或者無色的就說明不缺水。
@夏天的陳小舒
葡萄糖只是一種更易吸收的"糖",能使血糖迅速升高,除非在低血糖情況下,任何人都不應該喝葡萄糖水,更不要說給小寶寶了。
黑榜24號——母乳檢測
@松鼠云無心
所謂“母乳檢測”,是用一種歐洲開發(fā)的“母乳成分分析儀”快速確定母乳的宏觀營養(yǎng)成分。這種儀器從技術上說還是很先進的,只需要幾毫升母乳,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得出母乳中的蛋白質(zhì)、脂肪、乳糖、熱量和總固體含量5個指標。
但是,這些檢測,對于正常出生的嬰兒并沒有什么價值。
首先,不同母親的母乳之間相差很大,同一位母親在不同的時期所產(chǎn)生的奶相差也很大。人們所說的“母乳營養(yǎng)組成”,其實是大量母乳的平均組成。實際上,同一位母親在同一天的不同時候、甚至同一次喂奶的開始與結束,母乳的組成也都不相同。此外,母親的飲食構成與身體狀況,對于母乳的組成也有一定的影響。
因為沒有“標準母乳”的指標存在,即使分析出了母乳的組成,“及時地調(diào)整補充嬰幼兒營養(yǎng)攝取”也就是一句空話。此外,“母乳成分分析”得到的只是五項宏觀指標。正常出生嬰兒對于這些指標的波動也有更好的適應能力,根據(jù)它們來“調(diào)整”也完全沒有必要。
對于正常嬰兒來說,只要母親飲食正常,注意營養(yǎng)的全面均衡,完全沒有必要去操心“母乳成分”。所謂的檢測,也就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
@崔玉濤
對母乳成分檢測技術,目前國家沒有標準。檢測是否準確暫不談,若母乳中蛋白質(zhì)偏低,應提示母親增加蛋白質(zhì)攝入種類和數(shù)量,而不是推薦添加配方粉。國外母乳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更科學指導母親的飲食,盡可能達到最佳母乳喂養(yǎng)。再有,8個月嬰兒已加輔食。母乳檢測不應是忽悠添加奶粉的工具。
@張思萊醫(yī)師
這種母乳成分的檢測一點意義都沒有,母乳中成分是很多的,大約上百種,還有一些我們未知的成分,很多成分的功能還不清楚,更何況母乳成分每天也不是恒定的,與母親飲食的質(zhì)量關系也很大,通過化驗其中的五項沒有什么指導意義。
黑榜25號:匹多莫德等免疫增強劑
@崔玉濤
如果沒有證據(jù)證實嬰兒患有免疫功能低下,就不應使用包括"匹多莫得"在內(nèi)的免疫增強劑。如果嬰兒有過敏現(xiàn)象,免疫增強劑不僅不能增強抵抗感染的抵抗力,反而會加重過敏。千萬不要把提高免疫功能的機會交給免疫增強劑,應該交給清潔環(huán)境下的少量細菌。
感冒時喉嚨充血紅腫,一般3-5天即可痊愈。若沒有發(fā)現(xiàn)咽部覆著白色分泌物或血液檢查沒有提示高白細胞(至少高過15)伴高中性細胞比值(>80%)或沒有其他細菌學檢測結果,不應使用抗生素,如??虅?。更不應使用免疫增強劑,如施保利通。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會在輕度感染中逐漸成熟。
@張思萊醫(yī)師
一些家長希望通過使用免疫增強劑,如轉(zhuǎn)移因子、核酪、胸腺肽、干擾素以及丙種球蛋白等來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對于正常的嬰幼兒來說應用任何免疫藥物都會擾亂孩子正常的免疫功能的發(fā)育,非但不能防病,反而會抑制免疫功能或者引發(fā)新的免疫紊亂性疾病,也就是說正常的嬰幼兒應用免疫增強劑只有害并沒有益處。
免疫增強劑主要是從動物組織、細菌培養(yǎng)物、人血漿血清中提取純化獲得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性疾病、惡性腫瘤的免疫治療以及難治的一些細菌、病毒以及真菌感染的嚴重感染性疾病。其作用時間短,需要反復用藥,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來說作用并不明顯,而且會引起一些藥物不良反應。
@和睦家藥師冀連梅
免疫增強劑引起的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是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之類的嚴重不良反應有時會是致命的。因此不要輕易給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寶寶服用免疫增強劑之類的生物制品。
黑戶26號:蘭菌凈
@疫苗與科學
問:請問為何把蘭菌凈當疫苗用?答:這個東西原本放在兒科推廣,沒效果。后來放在接種門診推廣,效果很好,也有很多家長反映說效果好。家長常問有沒有增強抵抗力的藥,干擾素、球蛋白之類好像不合適。有了蘭菌凈,接種門診對這類家長就可交待了,用的時間一久,也就排入接種程序,成了不是疫苗的疫苗。
我說蘭菌凈不是疫苗,可是蘭菌凈在除了上海以外的全國各地接種門診中用得歡。很難讓人相信,一種在接種門診如此廣泛使用的藥品居然不是疫苗。好吧,我現(xiàn)在給出證據(jù)——SFDA的藥品注冊批件,其注冊類別是【治療用生物制品7類】,疫苗則應該是【預防用生物制品】。
@兒科專家夏凱莉
對于疾病來襲,預防方法包括注射疫苗、增強抵抗力和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疫苗注射確實能起到很大程度預防疫病的作用,但是蘭菌凈不是疫苗,對人體的保護作用不能和常規(guī)疫苗相提并論!它所謂的預防那些特定疾病的作用有待臨床觀察,我對此持保留態(tài)度,真不明白為什么在很多小區(qū)門診把它等同于疫苗推薦給媽媽?
@崔玉濤
蘭菌凈和泛福舒一樣,都是細菌碎片制劑,只是先者在保健系統(tǒng)推薦,后者可在藥房獲得??诜毦槠欠窨梢蕴岣呙庖吖δ?,目前眾說紛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任何國家都不屬于預防接種范疇的疫苗。
黑戶27號:給寶寶剃光頭
@培兒屋兒科醫(yī)生
#不贊成滿月給寶寶剃光頭#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給剛滿月的寶寶剃過光頭,其實這種做法我們并不贊同,理由是剃光頭可能會損傷頭皮和毛囊,而且人的頭發(fā)主要和遺傳有關,不論剃還是不剃光頭,隨著生長發(fā)育和年齡的增長,寶寶的頭發(fā)最終都會長成和父母的頭發(fā)差不多的樣子。
@和睦家涂繪玲
小寶寶不適宜“剃光頭”。且不談剃了頭發(fā)是否有利于頭發(fā)的生長,在剃光頭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損傷孩子嬌嫩的頭皮,造成皮膚感染,因此建議剪頭發(fā)時保留幾厘米發(fā)根。還有人認為夏天光頭舒服,其實不然,陽光照射下頭發(fā)對頭皮有很好的“遮陰”保護作用。
@蝦米媽咪的微博
#寶寶夏季不宜剃光頭#當環(huán)境溫度與皮膚溫度相等時,人體散熱幾乎全靠出汗,若環(huán)境溫度高于皮膚溫度,非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散熱,反而從環(huán)境中吸收熱量;剃光頭尤其要避免陽光直曬頭部,因為排出的汗水會迅速流失,皮膚吸收的熱量大大增加。寶寶光頭更招蚊子咬,因此還是建議留些短發(fā)保護頭部。
黑戶28號:給寶寶捏鼻子
@兒科醫(yī)生張崇曉
【寶寶的鼻子捏不得】經(jīng)常捏寶寶的鼻子會傷及孩子嬌嫩的鼻子,降低防御功能。嬰幼兒的鼻腔比成人短,沒有鼻毛,血管豐富,常捏鼻子,會影響寶寶的呼吸,損傷黏膜和血管,導致炎性反應,容易被細菌、病毒侵犯,導致疾病的發(fā)生。且捏鼻子有可能會使鼻腔中受感染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北京兒童醫(yī)院
【育兒小秘方】別這樣逗寶寶——捏鼻子。不管是想逗寶寶笑,還是想把他扁扁的鼻子捏成高鼻梁,都別老用手捏寶寶的鼻子。因為幼兒的鼻腔黏膜嬌嫩、血管豐富,常捏的話,很有可能會損傷黏膜和血管,導致鼻腔的防御屏障能力下降,增加被細菌、病毒侵犯的風險。
黑戶29號:給新生兒擠乳頭
@王于京
#警惕!一陋俗差點害死15天女嬰#近日,成都一剛出生15天的女嬰因被奶奶按老規(guī)矩(女孩出生一月內(nèi),需用力擠出乳頭內(nèi)的腺樣組織),導致雙乳頭發(fā)炎、化膿。被送醫(yī)后,女孩疼得一直哭,連抱都不讓。專家提醒:嬰兒皮膚嬌嫩,受外界刺激后,乳頭上的管道比常人更大,更易導致細菌從通道進入體內(nèi)引起感染。
@兒科唐小平
#擠乳頭#不論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出生3~5天后,都會出現(xiàn)乳腺腫脹的生理現(xiàn)象。觸之有硬結,輕輕擠壓可有乳汁。這是由于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的結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此時,千萬不要擠壓,否則若不慎把乳頭擠破,會帶進細菌使乳腺紅腫、發(fā)炎,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敗血癥。
@上海第一助產(chǎn)士
經(jīng)常有一些產(chǎn)婦的家人,要為剛出生的女寶寶擠乳頭,說這樣可以防止以后乳頭凹陷。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jù)的,乳頭凹陷是由于乳頭周圍結締組織發(fā)育不良所致,擠乳頭不會糾正這種情況,而過度擠乳頭會造成感染的現(xiàn)象。
@上海和睦家兒科蒲醫(yī)生
#小兒天生乳頭內(nèi)陷# 再者即使是新生兒或嬰兒,乳頭也有多個乳腺孔,如果擠乳頭,很容易使乳頭皮膚上的細菌通過乳腺孔進入乳腺導致乳腺炎,需要口服或靜脈點滴抗菌素治療,這對新生兒或嬰兒來講是完全沒必要而且可以避免的危害。綜上所述,從醫(yī)學角度講, 最好不要擠新生兒或嬰兒的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