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我們班的丁丁小朋友,那可真令人“頭疼”。丁丁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為何這樣“神通廣大”呢?
鏡頭一:發(fā)點心了,教室里靜悄悄地,孩子們都把小腦袋靠在了桌子上。忽然,“啊——”的一聲,把我們嚇了一跳。一看,原來是丁丁正把嘴巴湊在與他同桌的樂樂耳朵邊大叫呢。樂樂嚇得連忙捂住了耳朵,臉也埋了起來。
鏡頭二:晨間活動的時候,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正在玩游戲呢。丁丁來了,他興高采烈的排在了隊伍的后面??墒遣灰粫?,他就開始不“老實”了,一會兒推推前面的孩子,一會兒又扯扯后面孩子的衣服,隊伍一下子就亂了套。孩子們紛紛前來告狀,游戲只好暫時停下。
分析:
丁丁其實是一個挺聰明的孩子,畫畫、識字、算術(shù),樣樣都難不倒他。他也非常喜歡來幼兒園,每天都是最早的一個,參與游戲也很積極。而且,他還和老師特別親,經(jīng)常會摸摸老師的手,有時還把臉蹭在老師的身上。但是,他為何又會有這些令人頭疼的舉動呢?通過多次與家長的溝通,我發(fā)現(xiàn)了丁丁之所以如此“異?!钡脑?。
丁丁是獨子,他的爸爸媽媽又一直在鄉(xiāng)下工作,雖然離得不遠,可是卻因為工作忙,難得回家一趟。丁丁從小到大都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老人的觀點就是:只要不凍著餓著孩子,讓他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就足夠了。至于其他的,反正上了幼兒園和小學以后,老師會教。所以,她們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也忽視了與孩子的交流。雖然奶奶非常疼他,也非常寵他,可是卻很少和丁丁聊天。在出門游玩的時候,奶奶也只是把丁丁放在自行車的后座椅上,讓他自己看風景,她只顧在前面騎車。而且,奶奶也很少帶丁丁到院子里找小伙伴玩。所以,丁丁從小就不愛說話,有什么需要的時候,他總是推推奶奶。如果奶奶沒有及時明白他的意思,他就大叫。他的性格也慢慢地急躁起來。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丁丁從小就缺少父母和同齡人的關(guān)愛,所以他非常希望能從老師和小朋友的身上彌補這種情感的缺失。而另一方面,他又缺乏與人正常交往和溝通的能力,只會通過推、扯、大叫等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策略:尋找到原因后,我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
一、與家長開誠布公,取得家長支持
我利用晨間接待、電話聯(lián)系、家訪等多種形式,把丁丁在幼兒園的特殊表現(xiàn)以及分析得出的原因如實地反饋給丁丁的家長。通過多次開誠布公的交流,我與丁丁的家長最終達成了共識,并且取得了他們的大力支持。
二、營造愛的氛圍,架起愛的橋梁
每天早晨,我都對丁丁笑臉相迎,親切地向他問好。在課間和自由活動的時候,我也時不時地摸摸他的頭,捏捏他的鼻子,給他一個小小的擁抱,讓他時刻都能感覺到我對他的關(guān)愛。同時,我還引導(dǎo)孩子們互相說“我喜歡你”這一句話,讓孩子們看到丁丁的優(yōu)點和可愛這處,化解平時的不愉快,與丁丁和諧友好地相處。
三、正面鼓勵表揚,引導(dǎo)正確交流
教丁丁一些正確的交流方式,明確地告訴他:哪些行為是大家喜歡并且接受的,哪些行為是大家不喜歡的。為丁丁提供與同伴合作、探索的機會,并且通過鼓勵和表揚的方式,不斷強化他與同伴之間的正常交往。
效果:
一段時間以后,丁丁的“怪異”行為減少了許多。他不再大喊大叫了,也不再“侵犯”別人了。當他想與別的孩子說話的時候,他能夠試著用語言來交流了。孩子們也對丁丁友好了許多,都樂意與他做朋友了。在游戲的時候,有許多孩子還爭著要和丁丁一組呢。
反思:
《綱要》提出:老師應(yīng)該“關(guān)注幼兒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種發(fā)展?jié)撃芎筒煌l(fā)展障礙,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孩子就像幼苗,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作為老師,我們應(yīng)該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些“異常”情況,然后尋根究底,找出原因,再采取恰當?shù)拇胧V挥羞@樣,一株株幼苗才能茁壯成長,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