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增加孩子的體感
即讓孩子到自然中去進行玩耍和體驗。比如讓孩子到林子里去捉蟲,去河里戲水,使用五官與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在自然中,孩子通過自己的肌膚感受到樹的粗糙和強壯,充分動用五官感受到草葉的香味,水的流動等等。這種通過親自接觸感受到的體驗比看書學來的知識要深刻得多,孩子由此產(chǎn)生對周圍事物的關(guān)心和主動求知自主學習的愿望。
二 讓孩子做家務(wù)
讓孩子日常幫助家長打掃玄關(guān)或者浴室等,通過讓孩子分擔家務(wù)來提高他的生活能力,更賦予他責任感。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不吝嗇表揚和感謝,將感謝傳達到位,孩子會明白自己只要努力就會得到父母的夸獎,從心里覺得快樂,于是自己會主動學習做更多的事情,并且做得更好。我們都愛叮囑孩子要好好學習,給他請好老師,有時候恨不得能夠代替他努力。如果孩子沒有真正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將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話,批評再多次,花多少錢,請再好的老師都沒有用。
三 帶孩子去爬山
爬山能夠提高孩子的體力,和提高學習能力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爬山有多艱苦,只有爬過的人才知道。在爬山的路上我們可能無數(shù)次跌倒,要體驗極度的疲勞與汗水,內(nèi)心與放棄的想法作斗爭,途中要經(jīng)歷無數(shù)的困難甚至可能是危險。但是當我們到達山頂?shù)臅r候面前的雄壯景色讓人不由得精神大作,忘記了剛才經(jīng)歷的一切困難,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有些登山家甚至一般人愿意冒生命危險去征服高山,就是為了體驗這種無以倫比的成功感。路程越艱難越危險,最后獲得的成功感也就越強烈。
討厭學習的孩子大都是因為沒有體驗到過這種成功感,努力過但是還沒有等到成功就放棄了。學習是很一件長期艱苦的事情,光憑樂趣恐怕很難將孩子引導到成功。所以家長要帶孩子一起登山,幫助他體驗這種經(jīng)過努力以后換來的巨大成功樂趣,并且將其意義與學習連接起來,讓他變成一個積極學習積極生活的人。